2013-12-01 “站在通往南泥湾村的丁字路口,陈志高老人一边抽着烟,一边用地道的陕北方言感慨道:“现在生活过得不错,就是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。”
老人所说的“人越来越少”,是指现在南泥湾镇的青壮年大多都外出打工,只留下老人和小孩看守家园。回望***时代的南泥湾,却是吸引众多外来人口的、热闹的“移民乡镇”。
1941年春,由于***政府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,外面的物资无法运进,因此,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。短短三年,大生产运动大获成功,荆棘遍野、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“处处是庄稼,遍地是牛羊”的“陕北好江南”,而南泥湾也随着1943年由贺敬之创作的歌曲《南泥湾》而红遍大江南北。
***1943年视察南泥湾时曾说:“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,大家动手征服它,它就低头了。……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努力,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,自力更生,丰衣足食。”
自此,原本是一片原始森林、本地居民很少的南泥湾吸引了大批外迁人口到此定居,“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。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后,土地不够分了,才开始限制外迁人口。”68岁的南泥湾镇南泥湾村村民侯秀珍告诉记者。
侯秀珍一家于1958年河南自然灾害开始时逃至南泥湾避难。1963年,18岁的她嫁给了南泥湾村老红军刘宝宰的儿子,刘宝宰是1937年随***长征后到南泥湾开荒的军人。侯秀珍如今提起***兴奋之情溢于言表:“这里可是响应毛主席和党中央号召开垦的。”如今,她家中的柜子里,依然珍藏着***像章。
而陈志高一家则于1980年从陕北安塞县迁至南泥湾镇张家沟村,可谓南泥湾镇的最后一批移民。
***和中共中央留给南泥湾这片土地的,除了红色旅游资源,更重要的是大片耕地以及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的精神。陈志高和侯秀珍都认为他们“很幸福”,像他们一样的许多人移民到南泥湾后,便在此扎根,一辈子守着耕地辛苦劳作,并无其他奢求。
但如同全国其他乡镇一样,南泥湾的年轻人并不这么想。受外界的诱惑和冲击,他们不再愿意像父辈那样,安分呆在这块“红色土地”上,大部分人选择外出打工,发了财的人便在城里买房居住,而更有追求的则上了大学,进城落户。侯秀珍的独生女便是南泥湾少数上了大学的人,毕业后留在延安市国土资源局工作。
行走在南泥湾的街头,几乎看不到本地年轻人的身影。“前天村里举行一个活动,来了两三百个人,全是老人和小孩,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,只有过年回来几天,村里会热闹一些。”南泥湾镇三台庄村村支书王福亮感慨道。
侯秀珍并不愿意跟着女儿去城里享清福。她当过多年村干部,退休后被南泥湾镇政府返聘从事“关心下一代”工作,闲暇时她会给当地小学生讲解南泥湾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”历史,讲***在延安和南泥湾的故事。“现在条件好了,年轻人吃不了苦,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也不多咯。”她说。
陈志高老人身后的这条马路修得笔直宽阔。马路的左侧是一大片金黄色的水稻田,水稻已成熟,等待着主人收割。稻田里竖着一个纪念碑,上刻“三五九旅南泥湾垦荒遗址留念”。
丁字路口的这头,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馆,通过实物、图片详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。展馆后面的13孔窑洞,便是***旧居和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。1943年10月26日至30日,***来到南泥湾视察并在此窑洞居住,在展馆内可以看到***视察南泥湾时的路线图和一些老照片。“这些旧址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留给南泥湾人的宝贵财富。”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馆馆长王宏说。
展馆门前的这条中心公路,是从延安市区通往黄河壶口瀑布最便捷的通道,因此部分不走高速的旅游车便行经这里停留,少则10分钟多则半小时,然后呼啸而去。
但接连驶过的旅游大巴车并未带热这里的旅游经济。由于旅游路线规划的问题,游客在南泥湾停留时间过短,连展馆都参观不完,更没时间在此消费。王宏无奈地说,南泥湾“红色”旧址共有十几处,除了这三处之外,其他更无人问津。“南泥湾是延安十大红色景区中旅游经济最差的。”
而与延安市区、壶口瀑布红火的旅游产业相比,南泥湾的街头也冷清了许多,经营纪念品生意的也只有展馆东侧的马杰一家。
在南泥湾镇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守斌看来,南泥湾出现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四方面:第一,南泥湾镇的土地所有权较为复杂,全镇将近一半的土地归***时代留下的南泥湾农场所有,还有少部分归陕西陆军某团所有,可供农民耕种的土地只有45%。第二,退耕还林后,农民放牧被禁止。第三,即使有丰富的石油资源,但南泥湾采油厂的收益归延长石油集团所有,与南泥湾的财政收入无关。第四,红色旅游经济不太景气。
延安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郝生富告诉记者,延安市将重点打造十大红色旅游景区,南泥湾在扶持范围内,不过,南泥湾要想恢复昔日的“繁荣”,尚需时日。